倉儲部門負責管理、執行整個倉儲作業流程,確保進出貨、退貨過程順利進行,定期進行盤點、銷毀過期或損耗品,並且管理好貨物的數量、訂定最適庫存等等,目標是使用最低的成本達到公司的最大效益及順利運轉。

倉儲作業流程雖然依產業、物料性質、公司而有差異,但是大體上來說還是有一個基本脈絡:

1. 進貨/採購:

依據往年經驗、客戶訂單、季節性因素和其他考量來決定訂貨數量,目標是要調節倉儲的貨存貨平衡,既不會有短缺,也不會有過多的物料積壓在倉庫裡。

2. 入庫:

入庫時除了依照規定卸貨、將貨品依分類入位之外,也要確實檢查貨物數量、品質是否和進貨需求相同,以免起爭議。除了入庫儲存之外,有些倉庫也會進行越庫作業(cross-dock),貨物不進倉庫儲存,直接在倉庫依訂單需求進行分類整理,整理後直接出貨。

3. 包裝:

依貨物性質事先進行包裝分類,以加快後續出貨速度。

4. 撿貨:

依照客戶訂單需求進行貨品的數量、種類選擇,倉庫是否有妥善規劃會影響撿貨效率,貨物的分區、動線、倉庫人員調度等都對是管理者的考驗,而現代化的倉庫系統也會加速撿貨的進行。

5. 出貨:

完成撿貨步驟,出貨所需文件如客戶資料、寄件地址等等都處理好後,則可以將貨物出貨。在真正出貨前要先與客戶確認好包裝方式、商品到貨時間對方是否方便收取,以及客戶是否其他的特殊需求。

6. 盤點:

倉庫要定期進行盤點,核對貨物數量是否與帳面相同,挑出過期或變質、耗損的商品,盤點週期以年、季、月都可以,依照公司需求及物料特性制定適合的盤點週期。